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馬家輝 - 銀行謠言短訊滿天飛

東亞銀行遭謠言中傷而引起擠提,政府提醒市民,透過電話短訊傳播虛假消息,最高可被判監五年。擾亂金融,可惡之極,大家切勿以身試法。
刻意散播虛假消息,當然是「其心可誅」而其行也應罰,但問題是,假如是朋友之間的善意提醒呢?某甲聽到了某個負面消息,擔心某乙未知,把消息轉傳,算不算犯法?如果某甲剛好交遊滿天下,把消息透過短訊轉告予超過二百位朋友,那又算不算「廣泛散布謠言」?再如果某甲因為在中學時國文考試年年取 A 而立志以范仲淹為榜樣,「先天下之憂而憂」,把聽來的虛假消息利用短訊或在互聯網上發布給所有生張熟魏,那又如何?
難證誹謗之罪
再說一句比較極端的笑話:擠提事件發生後,互聯網上立即有潮水般的討論,有不少人刻薄地說,「都叫咗東亞的李公子唔好日日『三點不露』,走去酒店長房瞓晏覺㗎啦!咁鬼懶惰,間銀行想唔執笠都難」;甚至有人寫道,「李公子成日同後生女搭飛機去巴黎偷歡,唔用心睇住間銀行,今次唔死,下次都死」……這都是尖酸之極的嘲諷話,無厘頭地把銀行管理層的私生活跟銀行表現掛鈎,但值此人心怯弱的不穩時勢,很難保證不會令人對銀行實力深感懷疑並由此取出存款,請問銀行是否有理由發出律師信控其誹謗?政府又會否控其擾亂金融?一個消息是否虛假,有事實可供驗證,但要證明發布消息的理由是為了「擾亂金融」或「出於善意」,恐怕有點困難。坦白說,一聽到東亞不穩的消息,我也即時發短訊給三代之內的遠親近親。今時今日,為了健康飲牛奶卻反得腎結石;為了穩健投資購買債券卻可變血本無歸;加薪3%,通脹7%,處處是風險,生活無保障,打工仔若不積極自我保護,世上根本沒有人會保護你。所以,東亞話事人叫存戶保持冷靜,雖是善意,但市民終究愈來愈有「不冷靜的理由」,誰叫這個世界變得愈來愈不安全?
口傳危言起風波
廣發善意短訊的人當然不止於我。上周去德國柏林開會,周末下機,啟動手機,接到的第一個短訊來自一位投資界朋友,他向來冷靜沉着,這回卻用非常肉緊的語氣寫道,聞說獅子銀行將受次按影響而「爆煲」崩潰,各路英雄應趁美國救市的短期利好消息把手上相關股票出清,否則,血本無歸,一泡眼淚,與人無尤。
讀完短訊,我打電話向幾位銀行界朋友查問,有趣的是,他們都是前一句斬釘截鐵地說「不太可能」,後一句卻又有所保留地說出「之不過,最近聽講佢地又真係裁員得幾犀利」或「聽講佢地的高層頻頻召開秘密會議」之類聯想或傳言,可見在英美金融風波的吹襲下,杯弓蛇影,世上彷彿沒有任何事情不可能,再小的謠言,亦有機會像滾雪球般累積、拓展成為干擾金融的罪魁禍首。
金融投資經常提及所謂「風險」,其實,謠言亦是一種可怕的風險,金融商品下次應在宣傳說明書上列明「謠言風險足以致命」的提醒語了。

狄高 - 雅虎蘋果另闢瀏覽器以外戰線

Google 推出 Chrome 之後,市場形勢驟變,大型資訊科技公司需要重新作出部署,考慮是否都要推出本身的瀏覽器,以保持市場優勢,不致被 Google 再一次拋離。推出瀏覽器涉及投資極大,隨時成為一個無底深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遠離這條戰線反而是上策,最好是實行「藍海戰術」,選擇瀏覽器以外的戰線,另闢新天地。
Chrome 的面世使互聯網重回上世紀末的瀏覽器大戰,不過,這次不同當年只有 Netscape 與微軟 IE 之爭,也不是大衛對哥利亞的懸殊之局,而是 Firefox、IE 及 Chrome 三方鼎足而立,各方實力同樣強大。對於其他資訊科技公司而言,不能以隔岸觀火的心態處之,事關大火會燒過來,應要保持危機感,如果有一方勝利的話,有可能在互聯網呼風喚雨,那就大事不好了。
雅虎轉以內容為主
科技公司苦於審度如何避免受戰火影響,雅虎共同創辦人 David Filo 不認為公司會跟進這場瀏覽器大戰。他表示,雅虎寧願把心力集中在改善現有產品,如開放雅虎首頁、雅虎電郵和其他應用程式,為 My Yahoo 制定起始頁等。事實上,以現在雅虎的財力以及業務方向,是不宜與微軟、Google 作出正面對抗,最好集中現時的業務方針。
雅虎定位開始慢慢改變,搜尋服務有意外判予 Google,由對方提供服務,使公司集中在前線的應用服務。雅虎嘗試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綜合性網站,以內容為主,技術為副,發展為一個綜合的內容平台,因此雅虎願意與 Google 合作,又加入開放源碼陣營,目的是利用外界的力量來壯大自己。未來的雅虎,有如現在的電視台、傳統的電子媒體一樣,成為提供資訊服務的供應商,這是雅虎的一條正確出路。
傳統的電子媒體公司如新聞集團、NBC 電視台,皆不是第一代的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在網上的思維和營運手法都是沿用傳統媒體那一套,所以現階段仍未有能力與雅虎比拚。況且,目前的互聯網市場已非憑技術就可以取勝,重點反而是鬥互聯網服務的質素,不必用技術來打低對手。
除了瀏覽器外,手機上網服務也是一個潛力市場,小小的手機如能順利取得突破,日後必能領導資訊科技發展的路向。手機的應用多是獨立性,還兼有視像、短訊等應用服務,因此不一定要選用瀏覽器,至於與互聯網連繫的服務,暫時仍未出現一個主流,Web Service 是一個較有潛力的應用方案,所以其發展備受企業、網站的關注。Web Service 最大特點是不需在瀏覽器上發展,只要開發一種夠運行 Web Service 的軟件能便可。
蘋果建手機平台
蘋果開始嘗試建立 App Store 為日後的手機應用平台,目前 iPhone 正在使用,但不排除日後可以用到其他手機之上,或者直接從手機上下載服務。此外,手機即時通訊軟件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以上皆遠離瀏覽器的戰線,但卻是消費者渴求的應用服務。

任志剛 - 聯滙是穩定香港金融最佳方案

踏入9月最後一個星期果是多事之秋?今年是聯繫滙率制度推出二十五周年,正當我準備寫關於聯滙制度和促使其誕生的金融危機的時候,卻要再處理另一場危機。兩場危機固然有其不同:當年的大致只牽涉香港,但今次卻屬國際層面,源頭是美國為首的已發展市場,香港難免受影響。然而,兩場危機亦具重要的相同之處,就是同樣關乎信心問題。二十五年前的危機涉及對香港前途和港元幣值的信心,目前的則涉及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信心。「信心」是聯滙制度賴以成功及有效運作的關鍵,趁此時刻回顧二十五年前的情景正合時宜。
回顧83年金融危機
在1983年9月前出生的年輕人即使對於二十五年前香港經歷的境況沒有深刻印象,也可能聽過父母憶述:超市日用品貨架空空如也,大米廁紙尿布等被搶購一空;自動櫃員機前以至某一兩間銀行的分行出現爭相提款的長龍。報章盡是香港貨幣及銀行危機的頭條消息,還記得其中一份有關港元滙價跌至每美元兌9.60港元的標題特別大,幾乎佔去頭版半頁篇幅,但我已忘了是9月24日(星期六)抑或其後兩天的報道。
奇怪的是,我最近發現我的日誌在那一段日子是空白一片的,就像沒事發生一樣,只有1983年9月23日「下午4時30分至5時30分,香港電台節目」一項。其實,我當時已忙得透不過氣來,哪有時間寫日誌?我記得當時非常擔心金融體系崩潰,但可以做的只是不斷追縱滙率變化(那時港元兩日內貶值15%)、接收銀行提交的最新市況報告、開會商討對策(儘管可以做的其實不多)、草擬有關接管某間發生事故的本地銀行的政策文件等等。當時可說是心力交瘁。
管理市場預期
至於那場貨幣和銀行危機是否可以避免,實在很難判斷。香港當時尚未實行有效的貨幣調控,但縱然有,為穩住滙率而須收緊貨幣供應的幅度將會很大,足以窒礙經濟,引發銀行危機。不過政府當局擁有有效的貨幣調控權總比沒有的好,所以我們在及後的二十五年裏積極推行貨幣改革。
公眾對港元的信心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而這份信心得來不易。有些人輕率地認為,可完全交由市場定律去決定。但其實當局是有必要實行貨幣調控,具體地說是調控貨幣供應或貨幣定價,或同時調控兩者。另有一些人雖同意當局調控貨幣,但認為應採用非酌情的模式,即不涉及當局酌情決定,以取得最大的公信力。我認為這只是程度大小的問題。規範化機制的規則有可能被利用,以致損害公眾利益。若貨幣規則一方面具透明度,另一方面卻欠缺靈活性,加上市場規模較小、流動性高、資金進出自由,無疑造就了供人操控市場的條件。要貨幣穩定須先有穩健的貨幣制度,而國際金融瞬息萬變,金融創新推波助瀾,貨幣制度必須能應付本地以至國際金融市場隨時出現的變化,其穩健性才可建立起來。此外,為減少不穩定因素造成的衝擊,當局愈來愈有需要管理好市場預期。
香港過去二十五年平安度過不同經濟周期及金融危機,其間聯繫滙率制度發揮舉足輕重的定錨作用,使我們保持貨幣穩定。面對當前金融動盪帶來的不明朗及波動愈漸增加,我們將繼續保持高度戒備,不斷完善現有機制,讓我們竭盡所能應付香港貨幣及金融體系面對的一切風雨。
金融管理局總裁

投資組 - 高級債券仍屬防守資產

昨天本欄訪問的理財顧問強調,投資者不應因為雷曼兄弟違約及迷你債券事件,而成了驚弓之鳥懼怕債券風險。對籌謀個人退休金或以保守收息為上的投資者,能夠動輒以幾十萬元購買迷你債券,見出他們也是具能力購買個別企業債券的一群。
外資流走市況脆弱
對於債券投資,過去幾年資金充斥市場,債券息率低得教投資者提不起勁,而且通脹抬頭,許多投資者二話不說棄債取股。不過,眼下債券價格下跌,孳息水平上升至近年高位;加上全球經濟大有機會步入衰退周期,投資者投資債券基金以外,個別企業債券是否另一個開始值得考慮的選擇呢?以亞洲區的投資級別(Investment Grade)債券為例,分析員及基金經理認為,儘管今年價格下跌,但選取質素高的公司債券仍是防守資產。
先說市況。無論是投資或投機評級企業債券,今年以來價格反覆下跌,上周在雷曼的風暴中同樣急挫,息差已擴闊至近年新高,意味價格急跌。
瑞士銀行財富管理董事保慧思【左圖】說:「高息(投機)級別自年初開始已不甚理想,以致許多企業的融資成本抽升至相當中高水平,以摩根大通亞洲企業債券指數為例,在9月19日息差擴闊至很高水平,高息類別甚至達985點子,而投資級別息差則達320點子,說明投資者對區內債券的風險容納程度收細。」
保慧思表示:「亞洲高息債券息差已擴闊至近年高位,以中國房地產為例,一些債券孳息率已升至『受壓』水平,相等於發債價的四至六成而已。」至於投資級別債券,她指出,雖然投資級別債券有下跌,但以一些五至八年期的大型企業為例,目前孳息率6至6.5厘,相較一個月前擴闊約70至80個點子,票面則下跌2%至3%,跌幅可以說是相對温和。只是上星期區內投資級別債券與全球市況一樣慘遭沽售,保慧思解釋,亞洲債券的投資者來自美國大型機構,上周資金回流,故出現全面拋售。
投資者毋須急於入市
9月19日,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報3.78厘;換言之,目前投資級別債券孳息可接近7厘水平。而按昨天湯森路透報價,香港的高級別企債中,即將到期的債券如港鐵(066)2009年及2010年期的兩批債券價格仍屬高水平,而尚有十年到期的和記黃埔(013)債券孳息率約6至7厘水平,稍低於票息【表】。
不過,與此同時,與歐美及新興市場債券一樣,市場風險上升,抽高信貸違約掉期價格,保障債券違約的成本上升,發債體的違約預期風險也隨之上升。然而,保慧思說:「高評級債券其實顯得具防守性,依然有機會復元過來;只是眼下投資者並不須急於進入市場。」安本資產管理亞洲固定收益投資部主管Anthony Michael認同說:「某程度上,高級別債券將會繼續被視為防守性資產,但是投資者必須很關注金融機構資本結構的一舉一動。」
回報較存款高
信貸市場風險驟變,近期私人投資者都採取沽售動作,畢竟不願冒信貸風險;不過,也有投資者在「防守資產」前提下對債券興趣提高。保慧思不諱言說:「區內投資者向來對債券都感到興趣,只是未及股票而已,但投資者都想賺取較存款理想的回報,而且把資金放入安全資產中,故對債券的興趣事宜有所提高,在6至7月份時的查問也增加,投資者一般可買三至四隻債券或近十隻債券的組合。」
由同一個發債體發出的債券,可以有不同種類,審視債券的關鍵因素在那方面?保慧思表示:「除了評級高低、現金及負債水平之外,投資者需要看清楚不同債券的條款,例如屬於次級還是優先類別,或者對發債體公司債務比率是否具一定要求,這些條款都能夠進一步保障投資者。」

龐寶林 - 市場信心弱 港股奇迹未能延續

正當美國的金融海嘯略為退潮之際,餘波卻衝擊着港人對香港金融體系的信心。在港發售的總值127億元的票據,又稱為「迷你債券」的保本產品,其掉期擔保人雷曼兄弟已告清盤,「保本產品」不再保本。更不幸是,這些產品買入的抵押債務證券(CDO)受次按問題影響而大幅貶值,因此這些迷你債券的投資者,可能面對龐大虧蝕。
此事令港人成為驚弓之鳥,對金融產品甚至銀行存款的信心也有所動搖,令造謠者有機可乘。周三有傳言指香港第五大銀行東亞(023)財政不穩,引發大批存戶提款。東亞立即召開記者會澄清,表示截至6月底,銀行的綜合資產為3966億元,資本充足比率為14.6%,遠超過國際水平。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及金融管理局也表示,本地銀行體系穩健,有充足的流動資金,有關東亞銀行的傳言是沒有根據的。
筆者聽到傳聞後,只是一笑置之。東亞主要從事傳統銀行業務,與雷曼這些投行根本完全不同,加上業務大多在香港。目前香港經濟表現仍理想,失業率維持低企,市民還款能力應沒問題。此外,銀行承造物業按揭,一般要求提供三成首期,近期樓價調整溫和,不會影響銀行的穩定性,因此東亞出現資本不足的機會很微。即使擠提,相信同業及金管局也會為東亞提供短期資金,令東亞有能力面對大量提款。
內地飲品業復元需時
每個人都重視自己的財產,聽見銀行擠提自然擔心。我們更重視自己的健康,奈何亦受到衝擊。內地奶類製品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令多名內地及本港市民(主要為兒童)患上腎結石。為保障自己及子女健康,市民對內地奶類製品避之則吉。內地乳製品公司股價首當其衝,大幅下挫。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乳業問題未解之際,近日內地又有謠言指出,質檢總局抽查酒類產品中,在貴州茅台、山東張裕、中糧長城和青島啤酒中發現致癌物質亞硝酸鈉,雖然純屬傳聞,但已令一眾內地酒業股顯著下跌。筆者相信,消費者對內地飲品失去的信心,最少要三個月至半年才能復元,乳類製品所受影響可能為時更長,始終人們喝奶是為求健康,如今弄巧反拙,或會改變人們喝奶的習慣,可能以荳奶取代。喝奶的習慣改變,其影響是長遠的。記得2000年日本乳業公司雪印的產品含菌,令全國逾萬人食物中毒,此事令雪印的產品盡失民心,結果出現連續四年虧損。
去年8月17日港股出現V形大反彈。這個「大奇迹日」象徵着奇迹的開始,因為恒指由20000點水平,在短短兩個月間升至30000點以上。上周9月18日港股V形反彈,可惜這個在熊市下出現的「大奇迹日」未能延續奇迹,恒指反彈至最高19800點水平便無以為繼,回落至19000點水平整固。
筆者相信,拆息高企是大市向上的主要阻力。一個月及三個月港元銀行同業拆息升至4厘水平,高於按揭貸款的利率,對依賴拆入資金的中小型銀行影響最大。美國財政部建議動用7000億美元收購金融業的不良資產,惟國會議員反對聲音較預期多,措施未獲國會通過,相信在措施未被通過前,市場會較謹慎,銀行不願冒險借出資金,拆息高企情況仍難改變。
然而筆者相信,措施最終可獲通過,因為措施可令金融機構問題更快浮面,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屆時拆息將回落,而港股亦可望有較理想表現。
以往在反彈市中,內房股反彈力總是最強,但上周反彈市內房股卻表現一般,只有龍頭股中國海外(688)較佳,其他內房股反彈後很快從高位回落,甚至跌穿「大奇迹日」的低位。現在很多內房股面對的不是盈利倒退的問題,而是生存問題。它們資金缺口龐大,若未能把手上物業套現還債,隨時有倒閉危機。面對這情況,資金自然不敢沾手這類股份,股價走勢豈能轉強?
模擬組合暫停
中國人民銀行今年第三季度調查數據顯示,未來三個月打算買房的居民人數僅佔13.3%,創1999年調查開始以來最低水平;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和廣州等一級城市該比例還不足10%。面對股市低迷,居民置業意願大幅下跌,儲蓄成了居民首選。市民置業心態的轉變,對內地房地產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由於筆者有為客戶管理投資組合及基金,又同時在本欄撰寫模擬股票組合,為避免利益衝突及符合證監會規定,買賣會有很多限制。鑑於近日市況波動,筆者希望管理客戶組合及基金時更有彈性,故暫停本欄的模擬組合,請讀者見諒。
讀者請注意股票價格可升亦可跌。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文內股票組合亦只是模擬,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及股票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股份。作者為證監持牌人士,本人或其公司戶口並沒有持有上述提及股份。

畢老林 - 英倫二叔公生意興隆

東亞銀行(023)出現擠提潮,周三全港分行人龍處處。這宗駭人聽聞的事件(香港上次爆發銀行擠提,是幾時的事?),令老畢想起去年9月在英國發生的北岩(Northern Rock)擠提風波。
如果記憶無誤,北岩事件在英倫屬「百年一遇」,起初英國政府拍心口揚言北岩財政狀況穩健,但當局愈急於穩定民心,存戶愈是快馬加鞭跑到銀行提款。政府無法與私人投資者達成協議,北岩「失救」,英國當局在無計可施下,終於宣布把北岩國有化。
東亞財政極穩健,在金管局和各界力撑下,事件暫告平息下來。
東亞擠提的來龍去脈和最新發展,留待老記發掘。老畢今天要談的,是香港前祖家英國的一個有趣現象:金融危機令當舖(pawnshops)生意興隆客似雲來。
典當業有人類第二古老行業之稱,在香港,攞嘢去二叔公處當,丟臉兼難聽,若非山窮水盡,沒有人願意踏足當舖。典當在英國卻非什麼見不得光的事,不少當舖以連鎖店形式運作,在市中心黃金地段不難發現它們的蹤迹。
信貸危機愈演愈烈,舉世目光盡在美國,但英國的情況其實更惡劣。北岩國有化先於華府接管兩房、樓市泡沫爆得比花旗更「甘」,加上早年英國房地產興旺,吸引不少港人隔山買牛,如今紛紛坐艇。英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是自認有國際視野的港人不可不注意的。
今時今日,英國全國共有八百餘家當舖,八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百多家。探訪金髮二叔公雖不似在香港般「大吉利是」,但自然也非值得大鑼大鼓的東西。不過,形勢比人強,在急須快錢應急時,到當舖走一轉,勝過叩英倫版安信兄弟的大門。
英國經濟每下愈況,當舖客戶已不限於信貸紀錄差的一群,無錢出糧給伙計的老闆甚至有頭有面的商家闊太,把金勞、首飾、藝術品統統拿去當,時有所聞。
據英國全國典當經紀協會的數字,當舖生意在今年上半年激增三成,跑贏飽受信貸緊縮打擊的傳統銀行成條街。
二叔公雖不是大耳窿,但閣下不是等錢救急,斷不會輕叩當舖的門,息高不在話下。在英倫,向二叔公求助,代價可以高達年息70厘。閣下可能問,息這麼高,何不問銀行借?那你肯定未入過當舖。二叔公可愛之處是認「貨」不認人,借不借、借多少,只看抵押品價值,其餘一概不理。銀行則問長問短,又要入息證明,又要資產抵押,費時失事,難濟燃眉之急。
英國最大當舖經營商H&T集團,2004年在倫敦證交所上市(代號HAT),當時在全國只有五十四家分店,近年急劇擴展,今天已激增至九十五家,即上市四年分店數目幾近翻一番。今年上半年,H&T營業額上升14%,盈利激增79%至460萬英鎊(約6900萬港元)。
單看盈利數字,H&T賺的好像是有限錢,但如果英國經濟一如財相戴理德所言,處於六十年來最黑暗的日子,則必有更多人迫於無奈探訪二叔公,當舖有望成為信貸全面萎縮下,金融業中唯一仍然大有可為的環節。
香港當舖規模細小業者分散,難成氣候,本地經濟也未差到市民要靠典當度日。不過,強如東亞也被源於萬里之外的金融海嘯牽連,對經濟前景誰敢樂觀?不過,要上市都殯儀館先啦,幾時輪到當舖!

陸文 - 市況膠着待救市方案落實向好

全球股市呈拉鋸膠着局面,靜待美國國會在7000億美元方案作討價還價進程,無疑計劃一旦難產,構成的信心危機破壞力大,令現階段入市抱較保守態度頗為正常。
昨天支持大市來自內地憧憬有新政策出台,包括放寬股票孖展措施,令大批證券行股份有表現,加上早前對內地中小型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措施正式實施,為市場提供1500億元流動資金,刺激A股上升約3%。
不過,本地重磅股全線高位受壓,大市及個別股份均現先升後軟,恒指持續在19000點水平附近拉鋸,成交額回落至522.3億元,顯示市場信心有待康復。
面對海外不明朗因素待消,短期好淡爭持未休,在預期救市方案最終能通過,為第四季提供較穩定走勢,維持建議利用短期回吐作吸納,回補跌幅已大的股份淡倉,內地政策亦有一定憧憬刺激性,重試20000點機會不低。
中移動(941)母公司部分資金被國資委調配至聯通(762)母公司,被視為政策傾斜訊息,事實內地未來對不同行業國企的政策調校,有扶助亦有抑制,令企業財富朝向更均衡分配,未來展望國企業務,要留意政府這大股東的政策取態。經歷近年一批商品及金融企業盈利躍升,令一批用家出現虧損,看來市場將陸續察覺更多對各行業政策傾斜情況,這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逐步成型,或許是從摸着石頭過河中逐步演變成局。
股神扮好友為己為人
近期股神畢非德為全球低迷的金融市場打氣,繼日前表示斥資50億美元收購高盛優先股及另外50億美元收購高盛普通股認股證;昨天再向傳媒表示旗下巴郡基金考慮洽購AIG若干業務,並預期AIG不少業務將在未來一、二年放售,未悉是否導致近期有傳聞AIG亞洲部分業務可能易手,但這屬後話,無疑目前市場對這批金融機構前景存有頗大疑慮,上日已指出其發行債券價格持續下跌,相關保險成本正增加,擔心正受修訂困擾的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可能未能通過及效果欠佳;不過,畢非德近期高調做好友,以其過往的良好投資紀錄,着實值得參考。
畢非德此舉亦屬為己為人,一旦救市方案意外地難產,其引發的全球性金融風暴破壞力何其大,肯定巴郡基金虧損遠高於投資百億元的高盛金融工具,從大批美國著名學者及自由市場主義政客議員不滿引發次按危機的華爾街財技高薪管理層把龐大虧損轉嫁美國納稅人,並破壞自由市場自行汰弱留強的傳統資本主義精神,目前正不斷提出方案修訂,特別是對高層人士的懲罰,加強相關業務管制勢在必行。不過,面對市場信心正加速下降,不予以有力的干預扶助,構成的破壞絕非目前國會議員所能承擔,因此維持最終在修訂下獲通過,至於能否奏效還要在未來半年才能見真章;配合中港基本環境,未來一段日子對港股及中資股有望審慎樂觀,令第四季投資市場不致步入嚴冬。
維護品牌有責
東亞銀行(023)受中傷謠言困擾事件應可望平息,股價重返26元水平,未悉李嘉誠與李國寶增持情況,但近年本港銀行在經營零售金融產品及理財業務過分積極,以重視銀行財務狀況為主的銀監會管核下,未有對其推介一些投資銀行的結構金融產品加以太大監管,證監會亦以相關產品文件內容有交代不予干預,結果導致雷曼兄弟債券事件,目前尚有不少基金及保險公司投資結構產品存虧損風險未浮現,事實作為信託人及零售推介的銀行,其承擔的法律責任應不大,但卻大大損害存戶對集團的信任性,特別是目前不少銀行把其客戶財務資料給予前線銷售理財部門職員獲悉,結果在達致配額壓力下出現令部分客戶未能充分掌握可能承受的風險責任,已把畢生儲蓄認購。
事實大型銀行推介的產品容易受客戶認同,一如閣下到著名酒店吃生蠔較有信心的心態,看來未來一段日子銀行零售產品及理財業務將放緩,培養信心需時,希望銀行好好珍惜長期樹立的品牌及客戶的認同。過往不少本地上市公司大手收購一些海外著名消費品牌,結果在殺雞取卵下很快令客戶感受騙,令這品牌消失不再,本港標榜作為金融中心,本地銀行實有責任維持其品牌效應。
美林與凱捷公布一份亞太區財富報告,截至去年年底本港有九萬五千名擁有百萬美元以上個人資產的人士,較2006年上升10.2%,擁有的資產達5200萬億美元,增加13%,不過,這類調查準確性成疑,過去九個月全球金融風暴下,正是直接衝擊這類「百萬富翁」,由於損失不足以嚴重影響其生計,令表面打擊不顯著,卻可肯定未來一段日子本港高消費以至物業市道放緩趨明顯。
【列印文章】

自然美重點擴充內地護膚品市場
上一篇 回理財投資
中國通信服務明年進收成期
下一篇
要聞頭條東亞擠提急闢謠 李嘉誠吸貨支持
要聞李國寶研回饋客戶 吸存款回流東亞
金融經濟中小型銀行受東亞拖累下挫
時事評論所有權和管理權
要聞股價受壓 收市挫近7%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2008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