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練乙錚 - 財長推方案遇阻力 股神買高盛顯信心

美國財長保爾森提出七千億美元救市方案後,兩黨參眾議員反對聲音不絕,來自輿論、學界和智庫方面的阻力也不少,左派攻擊該方案只救公司、不濟小民,保守觀點則認為政府慷納稅人之慨,令國債愈負愈重,政府愈來愈大,有違美國國本;大部分反對意見,無疑是政客討價還價的前奏,雖然強烈,不表示反對者「企硬」。布殊則舉出他支持方案的理由:政府不能坐視一部分人的不負責行為影響整個社會安定及經濟安全,說得相當得體,前日林行止專欄認為布殊不蠢,此為一例;且次按風暴月初升級以來,站在前線領軍的是保爾森和貝南奇,布殊自己絕少出面,完全信任他委任的官員,他作全國電視黃金時段聯播講話,亦只是用他的(有限)影響力推銷保爾森方案,可謂恰當。不過,布殊始終不說清楚到底是誰做出那些不負責行為,卻要求納稅人慷慨解囊;聽眾怨氣難消,他講話的效果恐怕要打折扣。當然,不待總統講話,支持救市的人也不少,而且很多甚有來頭,除投資界德高望重的畢非德之外,素來主張自由市場最力的芝加哥學派當今掌門人之一的貝加,亦在他的部落格上說:「儘管政府如此重手干預金融交易令我深感不安,但我不情願也得承認,要避免金融系統崩潰,大規模干預有其必要。」連貝加也如此「見利忘義」,筆者估計,在參眾兩院幾輪議價協商之後,某種經修改的保爾森方案日內通過,大概沒有問題。
大家知道,保爾森方案很簡單:政府用公帑向全國各金融機構買下與按揭有關的問題資產,讓這些金融機構賬面回復健康並獲得新的資本之後,重新暢順運作;待金融系統稍復正常,政府即把問題資產售出,讓資金回籠。此構思表面上和一九八九年為解決存貸公司危機而成立的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TC)差不多,但其實有重要分別,執行之時會有很大困難,因為這次的問題資產沒有市場,很難定價。當年RTC購入的資產很簡單,主要是破了產的存貸公司擁有的商業物業按揭,商業物業指商廈、舖位等,這些物業都有市價,其業主斷供與否,一份份按揭合約的價值不難確定;但這次出問題的資產,是各種與按揭有關的紙上資產,最簡單的就是以整批按揭供款為派息來源的證券(MBS),此等證券已與實質物業相隔一層;比較複雜的,還包括從MBS衍生出來的各種投資工具,其中還包括與按揭物業抵押品關係十分疏離、最近令AIG出事的CDS,等等。如何從這些紙上投資產品或其組合追查到最終相關的按揭物業及其供款表現,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此等紙上資產的定價十分困難;斷供問題出現之初,此等資產尚有市有價,問題不大,但到了今天,交易極少,就是因為其合理價格及實際風險無從確定。如此,政府為求快刀斬亂麻,出價可能還高於這些資產在正常時期的價格水平,如此,則納稅人先付出的七千億元,可謂「凍過水」也。
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局資料顯示,上次存貸公司危機中,RTC也做了蝕本生意,購入資產共動用公帑三千九百四十億元(連通脹相當於今年的六千六百億,即與此次保爾森方案成本上限七千億差不多),最終虧了七百五十六億元(連通脹即今年的一千二百六十億),虧損率為百分之十九,論任務之重要,還不算太嚴重;如果保爾森方案能有此表現,亦算幸運了。
七千億之數,據貝南奇說,是目前全美按揭合約總淨值的百分之五,是否足夠,並無百分之百保證;萬一次按斷供引起的金融災難回過頭來大力影響實體經濟、連累非次按業主亦開始斷供的話,就大事不妙。所以,這個保爾森方案,與其說是打救金融市場,不如說是為了阻止實體經濟惡化。二者相關之處在於,目前銀行及投資機構所擁「有毒」資產太多,不能用作抵押品,致令信貸市場幾乎完全凍結,大量實體經濟中的消費者和企業借不到資金,消費和投資總量便得下降,特別是樓宇買家找不到按揭而無從入市,更妨礙金融市場回穩。現代經濟是一有機整體,環環相扣,一部分出事,整體都受影響,正如交通繁忙處只一部汽車拋錨,整個區域的交通也會停頓一樣。是以貝南奇昨天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上推銷方案,強調的也是美國第三季實體經濟已經因為油價等因素而顯著放緩,若信貸市場不能立即復蘇,則第四季必陷入負增長。如此,美國人實在沒有什麼太多選擇,最後還得接受保爾森方案救市。撇開納稅人的怨言不說,論方案實效,美國投資界一般還是有信心的,不然,畢非德哪會在此時花五十億元購入高盛百分之二十股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