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神七顯盛事 難撫毒奶哀

神七顯盛事 難撫毒奶哀
中國載人太空船「神舟七號」昨天晚上九時十分成功升空,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臨酒泉發射中心,內地電視台也實時播放發射過程,顯示負責神七升空的工程人員滿懷信心,萬無一失,可以讓最高領導人現場觀看及向全國實時播放,中國的航天技術顯然已臻成熟。
神舟七號升空,是中國第三次發射載人太空船,也是首次派遣宇航員走出太空艙,實現太空行走,按照國家的航天計劃,中國希望在太空建立一個永久太空站,而掌握太空行走技術,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一步。
神舟計劃對中國來說還有另一重意義,就是顯示國家在科研實力,以及追趕美俄成為全球第三個有能力送人上太空的強國;換言之,神舟計劃有鼓舞國人情緒、激勵全國士氣的作用,選在奧運之後、國慶之前發射神七升空,也顯然有在國慶前進一步推高愛國氣氛的目的。
中國開展航天計劃之初,有不少論者擔心是另一輪好大喜功、類近五十年代超英趕美式的盲動,不顧國家實力、務求搞一些高精尖的形象工程;但是,中國政府很快就公布了開展神舟計劃的「經濟基礎」—雖然沒有詳細的賬目分布,但整個計劃相對於中國每年的GDP、龐大的外滙儲備以至銀行存款,神舟計劃啟動應非「寧要核子不要褲子」的翻版。
目前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航天工具共有三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航天飛機(香港稱為穿梭機),中國的科技人員承認,中國目前僅具備研製和發射成本較低的飛船的技術和條件,但不具備研製航天飛機的優勢,因為航天飛機結構複雜、風險大、研製周期長,無論造價、發射和返回着陸場的建設等都相當昂貴,而且製造航天飛機還要有航空技術配合,但中國在先進飛機製造領域方面仍然缺乏足夠技術能力,現在全力催谷國產飛機製造,也許就是為了邁向製造航天飛機創造條件。
對中國來說,載人飛船的研製和運行成本低,中國現在的載人飛船既可運送航天員,又可向未來的空間站運輸物資,而留軌艙又可以承擔科學實驗任務,其安全性較高(自一九七一年六月前蘇聯聯盟十一號飛船墜毁以來,至今未發生重大事故,但穿梭機已發生兩次重大事故,造成十四名航天員遇難);可以說,中國現在選擇的航天方案是現行三種方案之中較便宜,也最符合國情的一種,並非不自量力而為。
另外一個為評論家擔憂的,是中國致力開拓航天技術,志在躋身大國之列,可能會成為六、七十年代美蘇太空競賽的翻版—美國不斷帶頭拓展,中國只能在後力追,但以中國的財力和國力,不但很難追得上,而且還有虛耗資源、顧此失彼,像前蘇聯一樣在高精尖科技上取得突破,但民生日用生產卻凋敝不堪的反常現象;眾所周知,前蘇聯解體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過度透支在太空和軍備競賽上,以致民不聊生、民怨沸騰,中國不能重蹈前蘇聯覆轍。
神舟七號升空前夕,內地發生了毒奶粉事件,不但震動全國,境外中國人也無不痛心疾首,哀嘆官商勾結不顧人民生命安全到了如此地步,可以肯定,神七的「沖喜」作用將被毒奶粉事件抵銷得八八九九!國家擁有先進航天科技,但人民竟然飲不上一口安全的奶品,這種反差不光打擊中國的形象,更令不少國人反思到底內地制度出了什麼根本問題,一邊有航天的先進科技,另一邊卻苦無「生產」安全食品的技術,到底航天英雄帶來的民族自豪感,是否可以撫平因毒奶案而萌生的憤懣和焦慮?
航天工程雖然是國家的千秋大計,但保障不了億萬百姓的基本安全,試問他們又怎有餘力為航天事業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