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華爾街巨變警示「混業」風險

華爾街巨變警示「混業」風險
目睹曾經奉為圭臬的華爾街知名投行紛紛飲恨出局,顯然給雄心勃勃拓展投資銀行業務的中資商業銀行一個絕佳的反思機會: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的結合,增長潛力固然驚人,但如果風險控制沒跟上,一旦危機來臨,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塌的後果恐怕更為駭人。
不過,因噎廢食的擔心則大可不必,畢竟中國金融分業監管的大框架未見鬆動,且銀行業的綜合化經營尚在「牙牙學語」階段;已有居安思危的中國監管者提出,既定的改革方向須堅持,但要非常審慎及關注潛在的風險。
「我主張中國銀行業金融財團化和混業經營的趨勢要放緩,因為中國監管架構和法制架構遠遠沒有成熟到可支持愈來愈複雜的金融交易,和愈來愈龐大的金融財團的水平。」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對路透表示。
中國金融業多年來一直實施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思路,但近年來允許金融機構開展混業經營的試點工作,以適應金融多元化趨勢。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商業銀行紛紛在內部設立投資銀行部或單獨發起從事投資銀行的子公司,利用其雄厚的客戶資源拓展業務。
在這次美國的金融海嘯中,新一輪的混業趨勢愈演愈烈,投行奔向商業銀行懷抱的事情正在屢屢上演:美國銀行併購了美林證券、摩根大通接收了貝爾斯登;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依然健在的大型投行亦四處出擊,尋求與商業銀行聯合以圖自保。
有市場人士認為,即使這些投行都找到了出路,也不能保證今後它們的運作不會出差錯。這種商業銀行與投行的結合,對風險控制和監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中國銀監會研究局副局長範文仲上周四表示,中國銀行業應認真汲取次按危機及華爾街百年老店終結的教訓。華爾街商業銀行與投行兼併風潮的後遺症──經營方式、理念及文化的迥異、從管理層到股東均趨於重視短期收益等,亦為金融風暴的一觸即發埋下隱患。
美國政府曾在1929至32年的大蕭條後規定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必須分業經營,後來在1999年再度立法重新允許。當雷曼兄弟和美林成為歷史後,華爾街開始質疑投資銀行過度依賴槓桿和自營交易的舊有經營模式,與此同時,遠離交易或借貸的小型專業化公司重新獲得青睞。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均已經成立了投資銀行部,但都未獲得證監會發出從事股票發行等業務的牌照。工行2002年成立投行部以來,有關業務收入基本維持每年逾100%的增速,但今年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僅3%。
業內人士和分析師們亦認為,中國銀行業的綜合化經營尚在起步階段,與國際投資銀行開展的全方位混業經營有很大不同。雷曼兄等美國投行巨擘的悲劇,與其盲目追求利潤和規模擴張而放鬆風險控制密切相關,這也給中國銀行業提供了生動的風險控制案例。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如果我們要從中汲取教訓,一是衍生產品有風險,二是創新要有度,不能一味創新不顧風險;三是監管是關鍵,對於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金融創新必須進行有效監管,避免個別產品風險演化為金融體系風險。」他指出,中國銀行業原有的戰略規劃還是應當繼續推進。監管層亦須出台一些鼓勵金融創新的舉措,如適當發展國內衍生產品市場。
但也有人認為中國金融應該堅持分業經營的模式,因為監管水平遠未到位。曾就職花旗集團的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張慧峰表示,「只要分業監管模式不變,中國的混業經營發展步伐並不會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