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任大人,好嘢!-畢老林

任大人,好嘢!畢老林
金融海嘯發生後,世界各地財金要員天天在電視報章亮相,任大人和曾財爺近日見報與出鏡率之高,殊不讓自言金融風暴令他徹夜難眠的美國財爺保爾森專美。
上星期五朝早,同樣有入睡困難症的老畢(在下作息顛倒,早上睡覺)扭開電視,即見滿頭銀絲的任總面對記者高談闊論,起初還以為是預先錄下的「舊聞」,眼角朝熒幕右上角一瞥,才知乃如假包換的現場直播。八點未夠便現身國金二期,任大人果然勤力。任志剛向一眾老記發表高見後,鏡頭一轉,輪到財爺曾俊華亮相。阿John說了幾句話便匆匆離去,對老記提問一概耍手擰頭。
市況風高浪急,政府官員有責任向市民交代最新情況和當局打算怎樣應變。那個早上所見,財爺照本宣科,報了道指隔晚上升多少點、呼籲投資者注意風險後,對記者問及全球央行合力注資效用如何、港府有沒有救市措施等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阿John好像完全答不上口,只以「一切看市場發展」回應。
輸人可以 輸陣不能
老畢並非時刻留意港情,對曾俊華了解不深,但觀乎美國財爺近日每天被記者圍攻,問題要多尖銳有多尖銳,睡眠不足眼似熊貓的保哥哥依然對答如流應付裕如,John曾卻連番講了等於沒講;坦白說,老畢對這位香港財爺着實有點失望。
保爾森出身高盛,對華爾街運作瞭如指掌,應付金融提問猶如駕輕車而行熟路,揮灑自如理所當然。不過,曾俊華即使遠遠不及保爾森「在行」,但作為本港財金政策最高決策者,輸人可以,輸陣卻萬萬不能。財爺對記者有關市場動向的簡單提問,只懂叫投資者注意風險,連一兩個似模似樣的答案也沒有,政府處理重大金融危機的能力,如何能讓市民放心?
反觀任總,雖然在朝早簡報中不乏說了等於沒說的虛話,但畢竟專於金融,發言比財爺「實淨」得多,其中關於投資銀行的評論,特別值得一談。
對於華爾街Big Five五剩二,任大人提到,投資銀行的營運模式甚至存在價值俱受到質疑。老畢深信任總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但這句話大有語病。投資銀行在信貸泡沫爆破後相繼倒下,經營模式的確極具爭議性,但投行提供的股債包銷、併購顧問以至證券中介等服務,不論市況好壞經濟盛衰,對資本市場俱不可或缺。質疑投資銀行的存在價值,就好像發生連串空難後懷疑航空服務的存在價值一樣,屬「不是問題的問題」(non question)。
投行借「殼」 再戰江湖
如果投行沒有存在價值,如何解釋美林「自動獻身」,美國銀行即一口答應以500億美元娶其過門?如果投行大可以從此消失,Wachovia以至祖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為何對大摩「起痰」?
巴克萊在雷曼垂危之際拒絕收購,但後者兩腳一伸便急不及待買下其北美證券業務,足證投行不僅大有存在價值,它們的生意對同業更極具吸引力。
老畢相信,任總口中的「存在價值」,所指應是投行獨立存在的價值。若然如此,不管大摩最後花落誰家、高盛何去何從,投行不過像《畫皮》中的妖怪,借他人身軀再戰江湖而已;對經不起投行「美色」誘惑,把它們一抱入懷的各大商業銀行來說,收購是禍是福,老套一點說,由時間來證明吧。
講開任總,老畢忽然想起一事。記得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一眾高官也像今日般天天會見傳媒,當時的財爺並非別人,正是今日的行政長官曾蔭權;站在他兩旁的分別為許仕仁(當時的財經事務局局長)和任志剛。十年轉眼即逝,曾先生已貴為特首,許橋王退出官場,昔日的「救市三劍俠」,如今只有白頭任仍在金管局指點江山。
再看美國,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花旗也有「救市三雄」,分別是與保爾森同樣出身高盛的財長魯賓、聯儲局主席格林斯平和副財長森瑪斯。當時美國為阻亞洲危機和因俄羅斯債務風潮瀕臨倒閉的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禍延花旗,格老三度減息並迫華爾街大行聯手挽救LTCM,不僅化解了一場金融災難,還成功穩住環球經濟,「三雄」贏盡掌聲。
十年後,格老頂上光環已不復見,不少論者更直斥他是「百年一遇」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魯賓退出官場後重投華爾街,在花旗集團做個掛名主席,雲遊四海到處演說。從他近年來對貧苦大眾頗有同情之意可見,魯賓對昔日大力鼓吹自由貿易不無悔意。
森瑪斯離開政府後重返哈佛,但對金融市場仍事事關心;保爾森建議由政府接收金融業「有毒」資產,據聞森瑪斯便有份出謀獻策。
2008年,美國「救市三雄」換了財長保爾森、聯儲局主席貝南奇和在前線疲於奔命的紐約聯儲銀行總裁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前二人毋須介紹,值得注意的是後者。救市若取得成效,蓋特納仕途將一片光明,有望接下保爾森的衣鉢,成為下任財長(見本報9月19日「放眼國際」)。
十年人事幾番新,港美金融「救火隊」成員俱已面目全非,唯獨白頭總裁屹立至今。任大人,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