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陶冬:中央政策為保「八」轉風

陶冬:中央政策為保「八」轉風投資組
人民銀行前日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五千戶企業調查滙總分析顯示,反映宏觀經濟熱度指數顯著回落,企業家對下季度經濟存走勢向下的預期,進一步增強出口訂單景氣度持續回落,國內訂單景氣度首現大幅下降,受石油加工和電氣熱行業的影響,企業總體盈利能力有所減弱,企業存貨特別是原材料佔用資金增加提高,導致企業資金流動受阻,支付能力下降。
顯然,這個調查結果回應了之所以人行較早前調整貨幣政策的因由。今期中策外論相約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接受訪問,討論中國經濟目前運行的狀態。
高速發展動力消逝
陶冬是較早一批認為中國經濟面臨增長困境的經濟學家之一。他說:「中國正面臨最近十年最大的經濟放緩,政府必須轉變態度,為保『八』而戰。」
他指出,這些觀點並非空談,在投資、消費及出口這三個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以及房地產的滑落,近期的經濟運行已經顯現出一些很明顯的徵象,反映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已失去。
陶冬表示,在奧運期間,中國出現的反高潮是令很多人感到意外。陶冬在其博客中寫道:「最令人跌破眼鏡的,不是中國高達五十一面的金牌,也不是劉翔的退賽,而是北京以外各地空空如也的酒店和飛機。中國大幅收緊簽證限制,外籍遊客(非奧運)入境人數暴跌,商務客更少了近九成;五星級酒店入住率低至僅10%至20%,外灘邊高級餐館據說一晚只能做一兩桌生意。普通市民更關注奧運賽況,生意爆滿的不是奧運概念的食肆『全聚德』,而是外賣晚餐。旅遊銷情並不理想,不過中文網站的點擊率卻飆升。」
他進一步指出,近來汽車與房地產銷情頗為慘淡,工業生產也明顯下滑,領先指標PMI(採購經理指數)更在7、8月連續兩個月不到48水平。低於50水平的PMI數字,意味着經濟活動由擴張轉為收縮,反映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目前可能低過8%。如果說以上這些都是奧運效應,那麽從電力數字來看,全國發電/電力消費在7月份增長6.6%,繼6月之後再次明顯回落,表明經濟運行狀態正在放緩。
前景展望信心回落
據瑞信的調查發現,北京七月發電率下降0.4%,天津、河北也大幅放緩,這些應該與奧運期間減少工業生產、清潔空氣有關。但是廣東省7月發電率也下降3.5%,福建下降2.7%,這些地區基本與奧運會沒有關聯。事實上中國三十個省市中三分之二的電力消費在7月份增長都慢過今年上半年,陶冬相信大多數與奧運無關。
如果要點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困難,不得不提廣東省面對的產業空心化問題。陶冬在去年就提出了廣東出現產業空心化。他回憶,當他的報告出來之後,中國的《南方都市報》連續寫了一個星期的特稿來反擊他的觀點,甚至涉及人身攻擊。他認為廣東省官員如果持續這樣無知,不肯正視問題,無可避免的是經濟硬着陸。
續放寬信貸額度
瑞信研究部近期曾向一百三十八家上市公司作出問卷調查,多數公司認為中國經濟在放緩。29%的受訪者認為海外市場放緩明顯,27%指向珠三角地區,25%指向長三角地區,而只有11%的人認為北京所在的華北地區是經濟放緩的重災區。當被問及何時經營環境可以改善時,僅有13%的公司說今年年底之前,33%認為明年情況可以好轉,有41%的受訪公司認為目前經濟「能見度」太差,無法預測經濟好轉的時間。
陶冬謂:「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從事中國研究十四年來首次出現經濟『能見度』這麽低,大家對未來存在不確定想法。」
一貫對中國經濟及市場充滿信心的上市公司,給出如此不確定答案,無疑是超乎意料,反映信心不足,投資自然減少。
貨幣政策的放鬆是反映了中國政府正逐漸地承認,前景的風險在於經濟增長。因此陶冬認為存款準備金率年內有下調空間,放寬信貸額度有進一步必要。近期人民幣滙率持平,並不排除兌美元小幅貶值。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利息稅和出口退稅均可能出現調整。
他認為這是溫家寶總理自2003年上任以來,可能首次(SARS期間除外)真正需要為保持8%的經濟增長而戰。可是筆者不經意問到,為什麽要保「八」呢?難道7%或者是6%的增長是有很大的危機?
陶冬說:「事實上,我也不知道8%的GDP有什麽特別,難道是中國真的對這個數字這麽迷信嗎?不過,一般分析認為一旦中國的經濟增長低於8%,那麽就會出現就業、民生等等社會問題,政府也默認這個市場觀點。」
基建只能穩定經濟
其實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頭馬車分別為投資、出口及消費,並不是那麽容易地出現反彈。他指出,中國政府最直接的辦法是加快基建投資的速度,並相信新一輪基建投資會逐步展開.基建可以將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穩定在9%左右,但無法獨立拉動經濟加速發展。
基建從規劃到拍板再到動遷,需要幾年時間,並不是幾千億資金扔下去,即時可以產生經濟拉動的效應。更重要的是,基建拉動的經濟增長成效,無法與消費及出口拉動經濟之情況作相比。基建所帶來的企業盈利增長,也無法與消費及出口拉動所得的盈利相比。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中國政府不缺錢,但是也不要忘記在1995年中國出現巨大的貿易赤字,當時銀行的壞賬飆升,地方政府對中央的財政收入貢獻都嚴重「縮水」。憑着中國的財政收支和外滙儲備,中國可以做兩年、三年的財政刺激方案,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不要忘記很多基建都是由地方政府推動,而地方政府最大的財政收入是出讓土地,在房地產業不景氣的周期裏,開發商並不敢大舉買地,地方財政收入自然「縮水」。
步入半自由化趨勢
當前中國經濟面對巨大的困難,那麽我們應該怎麽做呢?陶冬認為,首先不管經濟增長是多少,只要是在8%到10%之間,都是健康,而且回落也許是好事,不要過度反應。
其次,消費者信心、出口貿易或者是房地產,至少要有一個引擎開動,帶領經濟發展進入另一個階段。單靠基建,只能穩定經濟,並不可以刺激增長。
中國的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是由住房改革引起,現在樓市無可避免地經歷新一輪洗牌,伴隨的是政策也出現了分水嶺,雖然政府不會認錯,但是政策方向已經改變,建立在出口衰退和中小企業盈利下滑的預期大前提下,一旦樓市和股市如果進一步下滑,消費數字回落,相信政府的干預將會更加積極。
陶冬認為全世界的政府都在干預市場,連香港這麽自由的經濟體制,在不干預政策的前面,也被指加上「積極」二字。之前中國面對股市的回落,採取放任的態度,比起很多國家的干預都還要「資本主義」。中國將走向半自由經濟,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不會變的。